教育专家

教育专家介绍栏目是本平台精心打造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分享专区,旨在汇聚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、学者和一线教育实践者,通过深度访谈、专业文章、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,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、家长及关注教育发展的社会公众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
施瓦布——课程四要素

李凡3年前 (2022-12-16)教育专家20340

施瓦布——课程四要素


施瓦布

施瓦布:(1909-1988)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,1969—1983年,施瓦布发飙了4篇文章《实践:课程的语言》《实践2:折中的艺术》《实践3:课程的转化》《实践4:课程教授要做的事情》。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遭碰到挫折后,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、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,强调课程的实践性;课程是由教师、学生、教材、环境4个要素组成,是一个生态系统。学生的学习兴趣、需要和学习情况更为重要,教师和学生是“交互主体”的关系。关于课程开发的方式:由集体协商审议课程;还有提出了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。施瓦布的课程论的主要思想是追求“实践旨趣”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尊重,但缺乏自我反思。

概念重建主义:是美国今世课程理论家威廉姆F·派纳于1995年出版的《理解课程》一书中提出的,是反对“泰勒原理”的传统课程理论思想,成功的对课程研究领域进行了概念重建,为多元课程活动的繁茂开辟了空间,由此也确立起课程理解的新范式,代表了今世国际课程研究的最高成绩。

美国的课程领域自70年代起开始“范式转换”,从“课程开发”转向“课程理解”。对传统实证主义课程理论进行了批评:

(1)    过度追求客观性

(2)    受技术理性的支配

(3)    维持保守的价值观念

概念重建主义的两种理论偏向:

(1)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:个人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;“课程”是具体存在的个体活生生的经验;个体是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,而主要不是接受者;个人体通过对自我进行“概念重建”,一是水品不断提高,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。

(2) 批评课程论:追求“解放旨趣”。课程是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,其组成因素是行动与反思。课程就是行动与反思的统一,不只是一套要实施的计划。课程开发的进程也就是一个课程创造的进程,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权利分派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凡聊企培-李凡的企业培训资料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lfzsf.com/post/22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泰勒——现代课程之父

泰勒——现代课程之父

泰  勒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的经验,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。人物简介泰勒(1902~1994),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、课程理论专家、评价理论专家,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,科学化课程研究的...

乐正克——最早的教学论

乐正克——最早的教学论

AI绘画乐正克2000多年前,《学记》乐正克(中国,战国晚期,2000年前)乐正克(约公元前300—前200年),姓乐正,名克,战国时鲁国人,孟轲的学生。据《礼记·王制》载:“乐正崇四术,立四教”。他...

康德尔——比较教育

康德尔——比较教育

AI绘画艾萨克·康德尔 (一)生平简介艾萨克·康德尔(Isaac  Kandel,1881——1965),美国比较教育学家。1881年生于罗马尼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。年轻时在英国曼彻...

奈勒——存在主义课程论

奈勒——存在主义课程论

AI想象的画像AI回答:保罗·奈勒Paul Nelson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应为卡尔·罗杰斯或弗朗索瓦丝·德·萨特和马克斯·范梅南等人中的保罗·奈勒Paul Nelson)是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...

赫尔巴特——教学四段论

赫尔巴特——教学四段论

1806年出版的《普通教育学》,1835年发表的《教育学教学纲要》,赫尔巴特(1776—1841),德国著名教育学家,“教学四段论”。约翰·弗里德里希·赫尔巴特(德语:Johann...

巴班斯基——教学进程最优化/最优化教学

巴班斯基——教学进程最优化/最优化教学

巴班斯基巴班斯基(Юрий Констинович Бабанский,1927—1987),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、教学论专家。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。卫国战争期间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遇到问题?请给我们留言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

您是本站第698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