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专家

教育专家介绍栏目是本平台精心打造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分享专区,旨在汇聚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、学者和一线教育实践者,通过深度访谈、专业文章、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,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、家长及关注教育发展的社会公众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
施瓦布——课程四要素

李凡3年前 (2022-12-16)教育专家18680

施瓦布——课程四要素


施瓦布

施瓦布:(1909-1988)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,1969—1983年,施瓦布发飙了4篇文章《实践:课程的语言》《实践2:折中的艺术》《实践3:课程的转化》《实践4:课程教授要做的事情》。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遭碰到挫折后,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、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,强调课程的实践性;课程是由教师、学生、教材、环境4个要素组成,是一个生态系统。学生的学习兴趣、需要和学习情况更为重要,教师和学生是“交互主体”的关系。关于课程开发的方式:由集体协商审议课程;还有提出了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。施瓦布的课程论的主要思想是追求“实践旨趣”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尊重,但缺乏自我反思。

概念重建主义:是美国今世课程理论家威廉姆F·派纳于1995年出版的《理解课程》一书中提出的,是反对“泰勒原理”的传统课程理论思想,成功的对课程研究领域进行了概念重建,为多元课程活动的繁茂开辟了空间,由此也确立起课程理解的新范式,代表了今世国际课程研究的最高成绩。

美国的课程领域自70年代起开始“范式转换”,从“课程开发”转向“课程理解”。对传统实证主义课程理论进行了批评:

(1)    过度追求客观性

(2)    受技术理性的支配

(3)    维持保守的价值观念

概念重建主义的两种理论偏向:

(1)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:个人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;“课程”是具体存在的个体活生生的经验;个体是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,而主要不是接受者;个人体通过对自我进行“概念重建”,一是水品不断提高,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。

(2) 批评课程论:追求“解放旨趣”。课程是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,其组成因素是行动与反思。课程就是行动与反思的统一,不只是一套要实施的计划。课程开发的进程也就是一个课程创造的进程,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权利分派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凡聊企培-李凡的企业培训资料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lfzsf.com/post/22.html

相关文章

莱茵——五段教学法

莱茵——五段教学法

AI绘画莱茵莱茵,“五段教学法”,将赫尔巴特的"明了"发展为"预备"和"提示",并将赫尔巴特所称的"联想"改为"...

赞可夫——建构主义

赞可夫——建构主义

赞可夫赞可夫(Л·В·Ванков,1901—1977) 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、心理学家。年轻时代,赞可夫在乡村担任过小学教师、儿童教养员。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,从事过缺陷儿童学习特点和心理学的...

库姆斯——教育规划

库姆斯——教育规划

菲力浦·库姆斯/菲利普·库姆斯(Philip H. Coombs) 美国教育学家(一)生平简介菲力蒲·库姆斯/菲力浦·库姆斯/菲利普·库姆斯(Philip H. Coom...

斯金纳——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

斯金纳——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

伯尔赫斯·弗雷德里克·斯金纳(Burrhus Frederic Skinner,1904-1990),美国心理学家,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,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。1904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...

特拉克——第一个倡导教学论

特拉克——第一个倡导教学论

AI想象的画像人物简介特拉克(1571-1635)(德国教育家。他在给德意志帝国议会的奏书)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(W.Ratke) 。主要著作1612年,《改革学校与社会的建...

齐勒/齐勒尔/戚勒——五段教学法

齐勒/齐勒尔/戚勒——五段教学法

AI想想画像齐勒/戚勒齐勒是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的学生,赫尔巴特提出“四阶段教学”理论。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、联想、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。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、提示、比较、总括、应用五段,称“五段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遇到问题?请给我们留言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

您是本站第6003名访客 今日有0篇新文章 51La
扫一扫,支付10
支付完成后,请等待5秒左右。手机端点此处支付!